分類:所謂中風就是一種突發的機能障礙,如發生在腦部,即是腦中風。
腦中風分兩大類:
- 出血性腦中風:都發生在生理活動旺盛之時,如飲酒作樂,熬夜失眠,激動生氣 或悲傷過度等。腦血管因過度充血而漲破。其潛在原因最多是高血壓,其次是糖尿病,心臟病,高血脂症。少數是腦瘤破裂,動脈瘤,動靜脈畸型等。
- 阻塞性中風:多發生在生理活動緩和之時,如睡覺休息,手術後,長期臥床等。血流緩慢,血管收縮至血流不通。其潛在原因最多是動脈硬化症,其次是糖尿病,心臟病,休克,重病臥床,手術後,高血脂症等等。又分兩類:
- 栓塞型:是腦血管本身有嚴重之動脈硬化症,在血流緩慢後發生。
- 血栓型:是由腦部以外之器官如心臟病辦膜,下肢靜脈炎之血栓,或敗血症之細菌血栓,或骨折之脂肪栓脫落隨血流至腦部血管加以阻塞而造成。
如依發生腦部部位又可細分:
出血型:視丘出血,基底核出血,皮質下出血,小腦出血,腦幹出血等
栓塞型:中大腦動脈,前大腦動脈,後大腦動脈,內頸動脈,小腦動脈栓塞。
症狀:腦中風的症狀變化萬千,但有主要的症狀就是「突發的」,
如果是逐漸發生的絕不是中風。症狀的發生端視所發生的腦部位及被壞的腦機能。依部位來分,症狀各自不同:
- 視丘出血:突然意識障礙,頭痛,嘔吐,半身麻痺,眼球向內向下(如圖一),如血腫不大,則病人到院時還有意識。如血塊破進腦室,會導致水腦症,使腦壓急速上昇而讓病情惡化。
- 基底核出血:突然頭痛,嘔吐,意識障礙,半身不遂,眼球轉向出血側,如血塊過大破進腦室,則導致腦壓亢進,壓迫腦幹部危及生命。
3. 小腦出血:患者初期有劇烈頭暈,嘔吐,頭痛,四肢失去平衡,之後意識障礙,昏迷,血壓高。(如圖七)
- 腦幹出血:患者常立刻昏迷,四肢癱瘓,呼吸不規則,高燒,高血壓等。(如圖七)
- 皮質下出血:視血塊之位置而產生不同症狀,如在運動中樞時,會造成對側肢體半癱。在語言中樞時,會鑿成失語症。(如圖八)
診斷
中風的診斷並不困難,但卻常被亂用。只要半身不遂,臉部歪曲就是中風?血混?凡是慢慢發生的絕不可以診斷為中風,因為中風一定是突發的。
依據前面所描述的症狀以及完全的病史問診,之後安排腦斷層檢(CT)。CT是診斷中風最快最準確的工具。誤診率極低。
栓塞型中風(occlusive CVD)很少有機會手術,大半都是給予抗凝血劑,降腦壓劑,類固醇等。輕度者可復原,但嚴重者往往殘廢,植物人或死亡。如果是血栓造成者(embolism),要針對血栓種類及其來源加以特殊治療,如敗血症之細菌血栓(septic embolism),骨折之後的脂肪血栓(fat embolism)>
出血性中風(hemorrhagic CVD)決定於兩個因素,1)昏迷指數(決定病情嚴重度)
2)血塊大小。
昏迷指數:
|
睜眼動作 |
|
意識程度 |
|
運動反應 |
4 |
可自由睜眼 |
5 |
完全清醒有警覺性 |
6 |
可依自由意志作動作 |
3 |
呼叫後睜眼 |
4 |
清醒但不警覺 |
5 |
可正確反應外界刺激 |
2 |
刺激後睜眼 |
3 |
嗜睡 |
4 |
對刺激只有退縮反應 |
1 |
完全無法睜眼 |
2 |
刺激後呻吟 |
3 |
去大腦皮質僵直反應 |
|
|
1 |
完全無反應 |
2 |
去大腦僵直反應 |
|
|
|
|
1 |
四肢完全癱瘓 |
一旦決定手術,醫師必須在最短時間以顯微手術或立體定位技術切除血塊(可惜大部份醫師不用此技術?因為在大醫院此類手術都交給年輕無經驗的醫師進行)。手術時間的掌握與手術的成功與否不僅大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(如再出血)甚至決定病人的預後。很多手術後成植物人或死亡是因為手術導致再出血之故。
預後
中風治療最重要在急性期的前兩星期,這期間病人要歷經手術,腦水腫,昏迷護理,併發症的發生等。如果一切順利,兩星期後進入亞急期(第三,四星期),則須安排積極復健。復健是一輩子的事,家屬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,不要有久病無孝子情形出現,否則病人預後會很不好。很多病人在最初的一個月恢復很好,接下來因無法持續復健,家屬又無力照顧,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發生,如肺炎,尿路感染,營養不良,褥瘡等。最後死於併發症而不是腦部問題。
急性期過後,除持續復健外,另一重要的治療計畫是避免下一次中風的發生:
- 持續治療高血壓,心臟病,糖尿病,腎臟病,高脂症,肥胖症等。
- 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,嚴禁菸酒,少吃鹽分高,肥油的食物,睡眠足,情緒穩,不勞累。
- 與醫師合作,按時服藥與定期檢查。
中風既是突發的,很難預防。但是做好以上所建議的事情,再發生率自會大大的減少。如果發生二度中風,預後非常不好,多半病人早已呈現昏迷或植物人,甚至死亡。中風是很悲慘的因為無法完全復原,或已經成殘。但如果病人自身能夠堅強,很努力的接受正規而有恆的復健,則恢復到能自立更生,是大有可能。
|